
当地时间10月29日,印度计划从10月30日至11月10日,在西部边境展开“三军联合演习”,演习重点区域为“锡尔克里克-信德-卡拉奇”一线,其中信德省和卡拉奇都是巴基斯坦的地盘。
印度这回搞三军联合演习,挑的时间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算过的——太会找空子了。 就在他们宣布军演前几天,中印边境西段刚结束第23轮将军级会谈,中方当时用“积极”“深入”评价这次沟通,两边不仅在拉达克高原上完成了两军脱离接触,之前停了的边境贸易、直飞航班也都重新开了,连印军都趁着排灯节给中方送了糖果,透着一股子示好的意思。
这就等于说,印度东边跟中国的边境压力暂时松下来了,不用再担心万一有事得两线应对,这下能把精力往西边挪了。 可巴基斯坦那边刚好腾不开手。今年8月,巴基斯坦刚在托尔罕姆口岸跟阿富汗闹出了激烈冲突,那会儿3名阿富汗平民没了性命,7名巴基斯坦平民也受了伤,巴军两个哨所都被打毁了,边境上的村民吓得纷纷往安全地方跑。
虽说冲突过去俩多月了,但巴军在西北部边境的兵力部署、物资调配还没完全调整好,这会儿印度在西边边境搞动作,明摆着是想趁巴方首尾难顾的时候压一压。还有人猜,印度这是想报当年0:7的旧仇,借着演习的名头找补点面子回来。 从印度选择在“锡尔克里克-信德-卡拉奇”这条线上演习就能看出来,毕竟信德省和卡拉奇本来就是巴基斯坦的地盘,锡尔克里克那条96公里长的潮汐河口,更是两国一直没谈拢的争议地带。
之前印度防长辛格还放过硬话,说要让回应“改变历史与地理”富途证券,现在把演习场往这划,挑衅的意思藏都藏不住。 演习细节露锋芒:敏感区域与实战化部署 印度或许会嘴上说着这是“年度常规演练”,但从演习的规模、拿出的装备来看,完全是按实战标准来的,根本不是走个过场 这次演习代号叫“三叉戟”,印度陆军一口气投了两万多兵力进去,主战坦克、武装直升机,还有各式各样的导弹系统,全拉到了演习场;
空军更不含糊,从好几个基地调来了“阵风”“苏-30MKI”这类主力战机,连空中加油机、预警机都配上了,一看就是想练快速打击和陆海空协同作战;海军也没闲着,在古吉拉特海岸摆上了护卫舰、驱逐舰,陆海空三路联动的架势一下子就起来了。 最值得琢磨的是演习区域的选择——信德省对巴基斯坦来说,简直跟命门一样重要。这个省给巴基斯坦贡献了30%到32.7%的GDP,制造业占比最高的时候能到全国的46.5%,更要紧的是,巴基斯坦近七成的进出口贸易,都得靠信德省的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来周转。
这俩港口要是出点岔子,巴基斯坦的经济就得跟着打哆嗦。再说卡拉奇,作为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,离印巴边境本来就不算远,印度把演习场设到这附近,说白了就是想秀肌肉:“我随时能掐断你的经济命脉”。 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,印度还特意在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边境划了块禁飞区,跟平时演习的管控范围比,明显大了不少。 之前印军还测试过“多条战线开辟”的战术,结合这点来看,这次演习大概率是在练怎么突破巴方的边境防御,直接往巴基斯坦南部纵深地带施压。把演习场设在别人家门口,还带齐了全套作战装备,说印度没存着“想动手”的心思,谁也不信。
巴方强硬反制:戒备升级与区域局势暗流 印度这边刚把演习消息放出来,巴基斯坦那边马上就亮明了态度,一点没给印度留试探的余地。 巴军直接下令,让信德省、南旁遮普省的好几个指挥部,还有印巴边境的军事基地,全进入“高度警备”状态,空军、海军也都紧急待命,所有战备物资连夜都运到了位。 同时还对中部、南部空域的航线做了限制,怕的就是印度借着演习的幌子搞突然袭击——毕竟之前印巴战机在实控线附近对峙的事又不是没发生过,巴基斯坦肯定得防着这一手。
没过多久,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就发了警告,特意提了句“在有核武器的环境里,打不起来战争”,这话里的分量可不轻。要知道印巴都是有核国家,真要是冲突闹大了,后果根本没法收拾。 穆尼尔还强调,不管印度怎么挑衅,巴基斯坦都会“果断回应”,责任全在印度那边——这话既是给印度划了条红线,也是跟国际社会说清楚立场:不是我们要挑事,是印度先找事。 现在两边的架势都摆开了,印度的演习还没正式开始,边境的紧张劲儿就已经拉满了。之前巴阿冲突的时候,联合国就呼吁过两边克制,可这次是印巴直接在敏感区域对峙,情况比之前更复杂。
一边是印度借着中印边境缓和的机会,想往巴基斯坦身上施压;另一边是巴基斯坦刚应付完跟阿富汗的事,又得转头盯着西边的印度,两边谁都不想退一步。 不过有核武器这个底线在,真动手的风险虽然存在,但更多还是互相试探、施压。可话说回来,拿实战演习当筹码这么玩,本身就给南亚地区的和平埋了颗雷——万一哪次没拿捏好分寸,出现个误判,后果真的不堪设想。 环球时报:印度军演威胁巴经济中心!
环球网:印媒:划定禁飞区,印度将在印巴边境地区启动大规模三军联合演习
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